一对情侣手中各拿一杯饮料,边喝边走并向小西湖西方向走去,几分钟后两人拿着喝完的空饮料杯准备找个扔掉,但走了几百米后仍然没有一个垃圾桶可以扔垃圾,无奈之下俩人终于将空饮料杯扔到了树坑里。其中一人说:“本来不想随意扔垃圾,但走了一圈找不到一个垃圾桶,我们总不能一直把垃圾带在身上吧?”
义乌商贸城一位商户告诉记者:“小西湖小吃摊比较多,周围没有垃圾桶大家往哪儿扔垃圾?市民想自觉都自觉不了啊!”如果有了垃圾桶提供给大家爱护环境的条件,这里的卫生环境一定会能得到改变。
采访中,记者看到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马路。她告诉记者,由于这里人多,道路上的垃圾也多,经常是这边刚扫完,那边又脏了,总是忙不完。她介绍,她和同事分 3 个班次来清扫这里,凌晨 3 时 30 分开始 8 时回去,12 时来 16 时收工,20 时还得来一次。虽然这小巷子不长,但每次她都得和同事垃圾车清扫好几车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小西湖至汽车南站方向一些道路上设置的垃圾桶少,以及市民随后丢垃圾的陋习难改,是导致小西湖一带垃圾随处可见的两大原因。在七里河某机关工作的小李告诉记者,每次上街总感觉没地方丢垃圾,主要是一些路段的垃圾桶太少了,那些垃圾又不好一直拿着,只好随手丢。据她了解,与她有同感的人不少,如果市区垃圾桶设置合理了,市民也不会乱丢垃圾。一位经常开车的张先生告诉记者,市民随手丢垃圾的陋习难改,是垃圾满天飞的重要原因。他说,自己在开车时发现,不少人喜欢从车内往外抛垃圾,特别是遇到有红绿灯时特别明显。这些人既然知道垃圾放在车内不整洁,为何对垃圾丢在车窗外,脏了城市的“脸面”就无所谓呢,说到底,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。他呼吁部分兰州市民,要改一改随手丢垃圾的陋习了。
七里河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称,小西湖至汽车南站路段在 2007 年初安装果皮箱后,至今已近五年,由于时间长,加之损坏和丢失,该处垃圾桶已全部报废,致使该路段确实没有果皮箱。七里河区城管执法局正在积极协调市上相关部门,争取尽快调拨一批果皮箱安装到该路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