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常说:钱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。司马迁曾在《史记》里说:“”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可见,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为“利”而奔波。
这两年,赚钱是越来越不容易了。钱对一个人,一个家庭,甚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太重要了。以前,一块钱丢在路上人们都懒得去捡,而如今人们为了 1 分红包却戳破了手机屏幕。虽然此话有点夸张,可昨天,也就是 2 月 22 日,有人在三明动车站的垃圾桶旁发现了巨额现金,数额达 7 万元,这是怎么回事?
这段时间,这个拾金不昧的故事一直在三明人当中流传。毕竟,7 万元的现金可不是小数字。是谁丢失了这笔钱,又是谁发现了这笔钱?最后结果怎么样了?
原来,这是一名要去三明办事的旅客,在三明北站下车后,准备换乘汽车去三明市区时,不慎遗失了一个公文包。当时这位乘客行李比较多,又等着当地的朋友开车来接他,在重新整理行李时,就将这个公文包遗失在车站垃圾桶旁。
遗失的公文包内,有 7 万元现金和不动产证、结婚证、户口簿等重要物件。动车站是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场所,更何况三明北所处地是沙县,一个闻名全国的小吃城,每天前来观光旅游,品尝小吃的人不在少数,一旦公文包被闲人捡走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有人说,那失主呢?有那么多重要的物件,还有巨额现金,失主没回来找吗?说来你不相信,当时来三明办事的这位失主,居然还不知道自己丢失了这个公文包,你说急人不急人?
还好这是在三明,一座曾经闻名全国的全国文明城市,一座全国最绿的双拥模范城市。就在这名旅客丢失公文包的几分钟后,动车站的执勤维序人员在巡逻中发现了这个被失主遗落的公文包,并通过公安机关找到了失主的联系方式。
电话接通时,失主还在赶往三明市区的途中,对遗失公文包一事浑然不知。而根据监控数据显示,失主丢失公文包仅 5 分钟就被执勤维序人员发现,而在公文包丢失 13 分钟后失主就接到了认领电话。
对失主而言,真是不幸中的大幸。7 万元现金,各种证照,无一丢失,全部完璧归赵。而对于三明这座城市而言,无愧于它是全国首次被授予“文明城市”称号的城市。
这里科普一下三明市是全国首个被授予“文明城市”称号的城市这件事,年纪大一点的人或许都还有些许记忆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中央提出要搞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活动,当时的三明由于成绩突出,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,受到全国的认可和肯定。1984 年,福建省授予三明“文明城市”称号,这是全国首次有此称号的城市。
现在交通方便了,出行办事或是旅游,对我们老百姓而言,那也是常有的事。但是我们出门在外,一定得小心看好自己的贵重物品,毕竟,并不是人人都能像这位失主朋友那么幸运!
产品推荐 | 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